第五十五章 周王朱橚_我在大明一心求死
笔趣阁 > 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> 第五十五章 周王朱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五章 周王朱橚

  许安抬眼望去,却见一个少年昂首走了进来。

  星眉剑目,六尺身材。脸上一股稚气,眼神中却有一股英气。

  他昂首走进来,瞧见了朱标,又看了一眼陶成道,最后又看向许安。

  “就是你要当本殿下的老师吗?”

  许安点了点头:“大概就是我了。”

  “你有什么本事,能够当本殿下的老师?”朱橚鼻子里哼出一声。

  他的老师,应当是宋濂、鲍恂这样的人物,再不济也得是徐贲、张羽一类的人物,最少也得薄有名声。

  “怎么样才有资格当你的老师呢?”许安笑着问道。

  “自然是要有广博的学识。最好有他人所不知的学问。”

  许安闻言,却忍不住笑了起来。所论文学才情,许安或许不敢夸口,若是谈到学问,他可以说是碾压这个时代的人们。

  “那我若是有连宋学士也不知道学问,你就肯向我拜师了吗?”

  “就凭你?”朱橚有些鄙夷的看向许安,冷笑道,“你若真有这样的本事,我便拜你为师又能如何!”

  许安虽然比朱橚年岁大,但也只是二十岁。因此朱橚对他也没有多少敬重。

  “我听说你喜欢看医书,我便说个歌诀,你且来听听,也可以去寻太医院的御医,可曾听过这样的歌诀。”许安笑着说道。

  “歌诀?”朱橚的确对医术非常感兴趣。因为他觉得医术可以治病救人,乃是非常紧要的学问。

  “四君子汤中和义,参术茯苓甘草比。益以夏陈名六君,祛痰补气阳虚饵。除祛半夏名异功,或加香砂胃寒使。”

  “升阳益胃参术芪,黄连半夏草陈皮。苓泻防风羌独活,柴胡白芍姜枣随。”

  许安背诵的乃是《汤头歌诀》,是康熙年间由汪昂根据历代药方编写而成,也是后世中西学者必背之书。

  学中医者,先要背诵《汤头歌诀》。

  许安并非医学专业,但好巧不巧,他正好背诵过《汤头歌诀》。

  朱橚听到许安背诵的歌诀,心中一震。他隐隐能够听出许安背诵,乃是药方的歌诀,但他却未曾听说过。

  这个歌诀读起来朗朗上口,对于学习药方,非常快捷。

  “你背诵的是什么?你从哪里看到的?”朱橚问道。

  许安看起来也不过二十岁,他不相信这是许安自己创作出来的,定然是他在某本书看到,然后将它们给背诵了下来。

  许安笑着说道:“你可以去问宋学士,还有太医院的御医们,若是他们能够找到这些歌诀的出处,我非但不让你拜我为师,想到我还可以拜你为师。”

  朱橚闻言,眼睛瞪得滚圆:“你说的是真的?”

  “当然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。”

  “好。你等着。”朱橚立马跑了出去。

  “博仁,你怎与五弟胡闹。”朱标说道。

  “殿下只管放心。五殿下这个学生,我是收定了。”

  “这歌诀是你所写的?”朱标惊讶的问道。

  他在许安推广热水的时候,便感觉许安是懂医术的。不过他倒是没想到,许安竟然能著书立说。“并非我所写。”

  “不是你写的?”朱标更加不解的问道,“宋学士博览群书,而太医院更是人才济济,若是被他们找到了出处,你难道还真的要拜五弟为师?这岂不是成了笑话?”

  许安却笑着说道:“殿下只管放心。这歌诀虽然并非我所写,他们却也是找不到出处的。”

  毕竟这书的原稿,要在三百年后才会现世,他们要是能够找到,那才是见鬼了。

  朱标见许安信心满满,也不知道他的信心何在。

  朱橚拿着许安写下来的十个歌诀,先是来到了太医院,找到了御医们。他们世代传承,对于医学上的东西,自然也了解的更多。

  但这些御医们翻遍了典籍,也没有找到这十个歌诀的出处。

  不过他们在看完这些歌诀之后,却都认为这些歌诀对于学医之人用处极大。

  朱橚在太医院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,心里有些颓唐。

  “殿下,宋学士博览群书,学究天人,或许看过这些歌诀也说不定。”

  “对啊。宋老师定然知道。”

  朱橚风风火火的跑到了宋学士府,结果却被浇了一盆凉水。

  宋濂在看过这十个歌诀之后,便十分笃定自己没有看过这些歌诀。

  他在书房里,也翻遍了家藏的医书,同样也没有找到其中的只言片语。

  “殿下,这歌诀你是从何处得来的?”

  “许安写给我的。他说要是我找不到歌诀的出处,就让我拜他为师。”朱橚有些郁闷的说道。

  他觉得许安年纪轻轻,根本不配当自己的老师。

  “许安?他回京城了?”宋濂惊讶的问道。

  “他今日回来的。便去父皇那里,要收我做徒弟。”

  宋濂摸着颔下的胡子,笑着说道:“殿下,许小友学问精深,乃当世少有的才学之士,他当你的老师,自然是够格的。”

  “他难道比老师还厉害吗?”

  “圣人经义、时文,他自然是不如我的。但若论诗词歌赋、格致之学,他远胜于我。”宋濂轻声说道,“殿下喜好医术,正可以跟着许老弟精进学问。”

  朱橚闻言,却是颇为惊讶。他没想到宋濂对于许安的评价如此之高。

  “可他也才二十岁啊。”

  “殿下,学问不在长幼,正所谓术业有专攻,闻道有先后,岂能因为一个人的年纪,便遽做判断呢?”

  “臣参见太子殿下。”宋濂先是向朱标施礼,随后便向许安笑道,“许小友返回京城,怎告知老夫一声,好与小友接风洗尘。”

  “小子回京,乃事出有因,不敢叨扰宋学士。”

  “许小友见外了。”宋濂随即将写着十首歌诀的纸张拿出来,惊讶的问道,“此歌诀乃是你所作?”

  许安却是摇了摇头:“此歌诀并非小子所作。”

  宋濂眉头微皱:“既不是你所作,却又是何人所作?”

  许安并不打算窃占汪昂的名头,哪怕三百年后,他才会降生。

  “此歌诀乃是汪昂所作,小子正好看到过原稿,故而背诵了下来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vv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vv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